iterm2 跟自带的 terminal 相比有什么好处?
mac 自带 terminal 总觉得很卡,特别是黏贴命令后冻住,需要点击界面才会解冻
于是用 iterm2 代替内置 terminal
下面是 iTerm2 相比 mac 自带 Terminal 的主要优势(挑关键说人话):
1) 窗口与会话管理更强
• 原生分屏:⌘D 横分、⌘⇧D 竖分;可在一个窗口里开多块面板。
• Hotkey 窗口:按一个热键,像 Quake 终端那样从屏幕顶端“拉下来”,随用随走。
• 会话恢复:崩溃/重启后,可恢复标签与历史。
• Broadcast 输入:一条命令同时发给多个 pane/标签(批量操作很爽)。
2) 开发者效率工具
• 内置搜索 & 高亮:支持正则、即时高亮历史输出。
• 剪贴板/粘贴历史:找回你之前复制/粘贴过的命令。
• 触发器(Triggers):日志里出现特定文本时自动高亮、弹通知、甚至执行脚本。
• 命令回放(Instant Replay):像录像一样回滚屏幕,找回刚才“飞走”的输出。
• Shell Integration:在提示符边显示小图标、目录跳转、快速复制路径等质量-of-life 功能。
• Tmux 深度集成:本地像管理远程 tmux 一样管理 pane。
3) 定制与自动化
• Profiles:为不同主机/项目设不同外观、环境变量、启动命令;可基于规则自动切换。
• 键位 & 动作:复杂快捷键映射、一键发多条命令或运行脚本。
• 脚本/自动化:支持 AppleScript、Python(Python API)、触发器脚本,便于把重复操作自动化。
• 丰富主题/字体支持:配合 Nerd Font、Powerline 图标不再乱码。
4) 交互体验
• 更好的鼠标交互:按住 ⌥/⌘ 选择矩形文本、快速打开 URL/路径/行号。
• 通知与安全:命令完成弹通知;Secure Keyboard Entry 防止其他应用监听键盘。
• 无限滚动缓冲:长日志不丢。
• 状态栏/电量/网速等扩展(可选插件/脚本实现)。
5) 自带 Terminal 仍然很好的地方
• 原生轻量、零配置、续航友好;M系列 Mac 上表现很稳。
• 如果你只是偶尔敲命令、不开分屏、也不做自动化,Terminal 足够用。
什么时候值得换 iTerm2?
• 需要分屏 + 多会话广播、强搜索、触发器、会话恢复、Hotkey 下拉终端、脚本自动化——基本就是重度命令行/后端/前端工程师的日常场景。
页:
[1]